屯溪区水心亭社区“银龄好‘食’光”志愿服务项目

屯溪区水心亭社区“银龄好‘食’光”志愿服务项目

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依、闲有所乐、困有所养、爱有所为,屯溪区水心亭社区依托2021年8月成立的“乐欢聚驿站”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阵地孵化实施“银龄好‘食’光”项目,实现“乐有所享,龄有所安”。以八乐八团8支志愿服务队伍为抓手,开展文化活动、体育活动、卫生健康、心理健康和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275场次,受众17563人次,其事迹被学习强国安徽平台、黄山日报、黄山文明网等媒体宣传报道。

志愿服务助力“老有所依”

水心亭社区是一个老城市社区,总人口12799人,其中60岁以上2576人,占比22.12%,高出全省1.12个百分点,基于此现状,打造了屯溪区首个“乐欢聚”驿站——老年食堂,截至目前累计办卡1129张,项目依托志愿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用餐服务。志愿者们协助维护就餐环境卫生和秩序,帮助年迈或腿脚不便的老人打饭和收拾碗筷3476人次,创新利用老人等待就餐的时间进行反诈、传染病预防等宣传活动。同时积极对接爱心企业、共建单位志愿者,为高龄、生病的独居老人提供爱心送餐、代购生活物品、困难帮扶等服务。携手共建单位黄山市红十字会、黄山市税务局,打造黄山市首家“爱心洗衣坊”,每周一、周三、周五为社区70岁以上独居、困难、残疾老人提供免费洗衣、洗窗帘、洗被单等服务275人次。凌家生,是水心亭社区的一名独居老人,他常说:“爱心洗衣房的志愿者们经常来帮我收取需要清洗的床单被罩,清洗干净后烘干整理好后再给我送来,有些厚重的毯子自己根本洗不动,还好有志愿者帮助才能清洗干净;社区志愿者们还会陪伴我聊天,唠家常,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暖意。”

多彩活动助力“闲有所乐”

针对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,开办老年学习社,组织开展手工制作、手机摄影、徽菜烹饪等公益课堂,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学习需求。“乐天派”艺术团邀请专业志愿者为老年人培训声乐知识,以组织文化活动、入户探访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开展文艺表演等活动76场次。每月5、15、25日面向群众开展“3个5”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,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磨剪刀、理发、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活动23场次。特别在春节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创新推出“花灯手作+团圆宴””、“包粽子+旗袍秀”等25场沉浸式主题活动,单场最高吸引百余名长者参与,让老年人在包粽子、制香囊等集体劳作中传承技艺,重拾节日温情,形成文化传承与邻里共融的双向赋能机制。

健康服务助力“困有所养”

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邀请医疗卫生相关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、健康讲座、健康义诊、免费体检等活动。邀请体育健身类志愿者,开展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健身操等培训60余场次。邀请心理专业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团队心理拓展游戏,面向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,为存在沮丧、自卑、易怒、多疑等心理问题老人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和陪伴服务,为老人身心健康筑牢屏障。创新“互联网+智慧养老”模式,将14位老人纳入第一期智能看护系统,志愿者们定期与老人视频连线。同时与黄山市禾康养老服务中心携手开展“线上问诊”,志愿者坚持定期上户为辖区行动不便、困难、残疾、独居、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免费提供“线上咨询”服务300余人次,老年人在视频中面对面与线上医生交流病情、咨询疑难杂症,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饮食注意事项,助力老年人健康长寿,安享晚年。郑老是社区老党员,因身体原因,缺少陪伴,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一丝无助,“乐耆年”助老团志愿者得知后纷纷上门探望纾解情绪,慢慢地老人露出了开心的笑脸。大家用志愿行动储蓄所有温暖,释放一生真情、让快乐与老年人环绕,为他们撑起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
搭建平台助力“爱有所为”

项目吸收有意愿的老年人加入志愿者行列,继续发挥余热。唐灶娣,荷花东路新村居民,看到楼道里出现了小广告,主动拿起铲子和小桶,成为了一名义务的“楼道美容师”,帮助维护小区卫生干净整洁。黄秀英,积极参与到防火、防溺水宣传小分队中,向居民宣传防火用电等相关知识。退伍老兵、百岁老人谢芹因他的义举当选“安徽好人”“中国好人”。徐荣芳,协助“乐和合”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2件,真正实现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。通过该平台,老年人参与环境整治、节日慰问、垃圾分类等多样志愿服务257人次,形成良好风尚。

(一审:胡敏 二审:焦莹 三审:程薇)

🔍 相关推荐